Archive for July, 2007
Once More
Posted by fmiaoz in All Categorized on July 12, 2007
今天鼓起勇气,用表白似的心情查了G的成绩。
意料之中,不是很好
所以,恩。
我决定,再来一次。
So,I need your help.
Thank you.
意料之中,不是很好
所以,恩。
我决定,再来一次。
So,I need your help.
Thank you.
苦杏仁味儿
Posted by fmiaoz in All Categorized on July 10, 2007
最近的实验,经常可以碰到这样那样的有机物,而且知道那些东西是剧毒,致癌。然而这么久了对生死看得也算比较淡然了,并且这些东西只要不喝,应该还是没事的。
然而有些东西,确实不愿提起的。
一直不敢面对一些事情,
因为有些事情我自己是无法改变的。
然而有些东西,确实不愿提起的。
一直不敢面对一些事情,
因为有些事情我自己是无法改变的。
有时候在想,我为什么要出国呢?
其实我不得不承认我自己挺虚伪的,
因为我的借口是搞科研
然而我心里清楚
这些所谓的借口不过是一份要比别人混的好的赌气。
很多事情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利,
我一直想搞理论
希望能在架起或者是巩固物理和化学的桥梁,可这样还不够,因为仅仅是桥梁而已,长江上13座大桥也仅仅是连接南北而已,我希望能填补这条江,实践还原论的思想。
然而填江如同填海(虽然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江作为海的降维处理,海就是江的积分,如果这样的话,这句话有些错误,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江和海是有相同的维的),没有精卫哪有的艰苦卓绝,是难以到达的。可是我不是精卫,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填海,却空梦着。
时间就在过去,我却抓不住。
就像身边的人们。
光子谐振子模型
Posted by fmiaoz in All Categorized on July 5, 2007
在光量子的谐振子模型下,
我推出,当T=0k时候,由光量子的能量得到光量子的速度是4倍的光速。
好可笑的答案。
我推出,当T=0k时候,由光量子的能量得到光量子的速度是4倍的光速。
好可笑的答案。
入住鼓楼
Posted by fmiaoz in All Categorized on July 5, 2007
今天搬到鼓楼,但是只是把行李扔过去而已。
但是心情不好,因为不知怎么,和同学闹了次小不愉快。
感谢uniBig从新加坡赶来帮我搬家……太给面子了
昨天提交的实验方案又错得很多……而且是那笔误。。。
本来想写很多的,提笔忘词。
但是心情不好,因为不知怎么,和同学闹了次小不愉快。
感谢uniBig从新加坡赶来帮我搬家……太给面子了
昨天提交的实验方案又错得很多……而且是那笔误。。。
本来想写很多的,提笔忘词。
听贝多芬No.14钢琴奏鸣曲有感,故辍此文
Posted by fmiaoz in All Categorized on July 1, 2007
贝多芬的No.14钢琴奏鸣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贝同学把它献给朱莉·圭恰迪伯爵夫人。据说盗版商为了卖的好,觉得这个名字太俗,于是取了个更俗的名字,就是为人熟知《月光》,然后编了个月光下贝同学见一连如洗波光嶙峋的湖面,有感,故辍此曲。
《月光》最出名的莫过于它的第三乐章,斯坦威钢琴为了炫耀其音色,用此曲做为展示。初听此段,很难和那个平静的名字联系起来,如果说No.23能叫《热情》的话,那No.14的episode3可以成为《更热情》了。
理解这曲应该从整体看。
此曲共三个乐章,描绘的是月光下情人依偎的场景。
第一乐章清淡,有些忧郁,仿佛男生听到女生即将离别的消息,内心开始焦躁,不禁独吟,暗自啜泣,默念离别,令人伤感,月光下,湖面微风,吹得人很容易感到丧失的痛苦,却不失一些柔情。
第二乐章短小,和前后两乐章比起来,显得迥然不同,用轻快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完美地衔接在一起,男生和女生不禁有些躁动。用李斯特同学的话说,这个乐章为“两道深渊之间的一朵花”。
第三乐章是感情的迸发,离别那刻,男生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男女的感情交融在了一起。(此处我突然有些邪恶……)其实我们都知道,女生也舍不得男生,但是为了事业为了理想,女生还是得远走他乡,到个遥远陌生的地方。这时候男生是如此激动,他呼喊着,他嚎叫着,看着女生离去的样子,他忍不住哭了,忍不住向不公平的命运抗战,控诉命运的嘲弄。这时候下起大雨,男生的倒下了,留下孤寂的背景,在月光下,显得如此得凄凉……
此时,在两个四和弦中,乐曲戛然停止。
《月光》最出名的莫过于它的第三乐章,斯坦威钢琴为了炫耀其音色,用此曲做为展示。初听此段,很难和那个平静的名字联系起来,如果说No.23能叫《热情》的话,那No.14的episode3可以成为《更热情》了。
理解这曲应该从整体看。
此曲共三个乐章,描绘的是月光下情人依偎的场景。
第一乐章清淡,有些忧郁,仿佛男生听到女生即将离别的消息,内心开始焦躁,不禁独吟,暗自啜泣,默念离别,令人伤感,月光下,湖面微风,吹得人很容易感到丧失的痛苦,却不失一些柔情。
第二乐章短小,和前后两乐章比起来,显得迥然不同,用轻快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完美地衔接在一起,男生和女生不禁有些躁动。用李斯特同学的话说,这个乐章为“两道深渊之间的一朵花”。
第三乐章是感情的迸发,离别那刻,男生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男女的感情交融在了一起。(此处我突然有些邪恶……)其实我们都知道,女生也舍不得男生,但是为了事业为了理想,女生还是得远走他乡,到个遥远陌生的地方。这时候男生是如此激动,他呼喊着,他嚎叫着,看着女生离去的样子,他忍不住哭了,忍不住向不公平的命运抗战,控诉命运的嘲弄。这时候下起大雨,男生的倒下了,留下孤寂的背景,在月光下,显得如此得凄凉……
此时,在两个四和弦中,乐曲戛然停止。
其实,贝同学描绘的是自己,和“永恒的爱人”不能厮守,(估计又是什么家庭背景不同,父母的阻挠,资本主义的黑暗)……在和某位同学离别的时候,藉此抒发自己的感情。
嗯,好吧,临文有感,只此一些,但愿人长久。